善见体验“景观”设计创造“价值”,优地联合受邀参加鸿坤·金融谷产业园项目分享会

4月25日下午,鸿坤·金融谷项目企业服务大厅,一场名为善见体验“景观”设计创造“价值”的景观设计百人交流会盛大举行。在“新常态”下,竞争越发激烈,如何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如何更紧密的与地产商合作?中国特色的开发建设是世界其他国家少有的机遇和挑战,面对各种复杂多变的情况,如何将创新融合建设者的理念?作为鸿坤·金融谷的景观设计团队,优地联合总经理由杨先生与大家分享了景观设计过程。

由杨先生首先介绍了优地联合是如何开始设计金融谷的,本着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的原创精神,优地联合的设计团队假设自己就是该产业园的用户,以客户体验为出发点开始设计工作,园区与周围城市环境的关系,园区内流线关系,园区内的生态环境,这些都将是产业园用户所关注的问题,也是优地联合设计的出发点。

接下来由杨先生又说,金融谷作为产业园未来有很大的机遇与挑战,不同于目前主要的两种类型的产业园,一种是像Google和Facebook那样的单一企业的大园区,他们用大大的停车场或城市道路将园区从城市中独立出来,有一种城中城的感觉;

另外一种是像WEWORK或者SOHO3Q在城市中见缝插针,以单体建筑为载体的产业园,这种产业园只有建筑本身,周围基本无景观需求。

金融谷这个项目,建设者希望能够打造一种充满多样性建筑的环境,希望能在老城区里打造新环境,同时保持与城市文脉的关联。因此,金融谷的景观设计所面对的困难和挑战是无法在过往类似的国际国内经验中找到答案和帮助,设计任务的挑战在于如何创新,景观设计的关键词从一开始就放弃了宏伟、端庄、轴线和仪式感,着眼于自然、亲切、舒适和柔和。规划阶段的早期介入,以景观手段代替传统建筑手段,以达到整体环境的协调统一,及优化成本。早期规划中,希望通过单体草坡的垂直高差变化营造高低起伏的感觉,用草坡覆土遮掩建筑首层,从而增加室外活动空间,室外绿色覆盖率。但优地联合设计团队通过详尽的分析,发现景观可以与建筑规划相互配合,突破园区道路横坡和纵坡按基本排水坡度设置的传统做法,而采用景观手法,调整道路的纵坡,让园区车行路结合地下车库出入口变得高低起伏,这样的布局既可以缩短车辆进入地下车库的黑暗坡道距离,让原设计的地下车库变成半地下车库,又同时降低草坡坡度,取消置于首层的覆土,使其恢复采光,并让部分室外活动成为可能,这一景观手段的运用同时增加了地下车库的采光和通风,降低了地下车库的通风成本。

金融谷的设计主题为“绿谷·坡地”,植物的作用非同一般,但是为了保持产业园的简洁干练气质,景观设计团队对植物品种进行了控制,主要选取树形好,丛生遮蔽效果好的蒙古枥、油松、槐树和白腊等树木,这些搭配有致的树木将长长的建筑本身做了适当遮蔽,及恰当“分割”,增加了整体环境的柔和舒适的感觉。能够俯瞰全园的屋顶平台,被打造成小型休息区,在轻质种植槽里种植野生和半野生的节水植物,如芒草、波斯菊及多肉类植物,这些植物手段都是在演绎“亲近大自然”这一郊区产业园的主题,植物和建筑相互点缀互为主景和背景。

作为首开区的建筑及景观承载着“体验”这一重任,但目前的开放区域有限,并且只用一栋建筑,为了能带给潜在客户更多体验,设计团队巧妙地将行车路线反置,延长了入园通道的体验距离,而这一园区初建期间的小小使命在整个园区建成时再通过行车路线的调整而结束,既不增加成本,又能通过实景体验促进销售。

金融谷首开区与传统产业园另一不同点是园区东侧的代征绿地,一反传统的行列式行道树种植方法,设计团队采用疏密开合有致的自然林带与草坡交错组合模式,增加了城市界面的美观与亲和度。

创新源自真实的客户体验,鸿坤·金融谷,悬浮于雾霾空中的绿色种源,是创新融入客户体验的造诣。